查看原文
其他

图文实录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德宏、怒江、临沧专场发布会





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处长 陈丽: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我厅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今天,我们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州(市)专场的第四场发布会,请西双版纳、德宏、怒江、临沧四个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的负责同志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东先生;
德宏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重青先生;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国青先生;
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嘉红先生。
今天参加发布会的还有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负责人。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央驻滇部分新闻媒体和省级部分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内容:一是请西双版纳、德宏、怒江、临沧四个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情况;二是回答大家关心的有关问题。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东先生作介绍。有请!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东: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非常高兴在春城昆明向媒体朋友们介绍西双版纳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效,借此机会,我谨代表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对长期以来给予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一直以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使命、奋力前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保护党政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全州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狠抓生态环境保护,通过调整充实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西双版纳州州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西双版纳州“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等工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的发展脉络。各级人大积极发挥监督职能,开展调研和专项执法检查,各级政协开展参政议政,组织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座谈会和专项调研,州纪委监委开展嵌入式督察和建立会商机制,基本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二、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以来,我们集中力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创造了“强措施、控内源,腾库容、削峰值,减天数、惠民生”的大气污染西双版纳模式。今年以来,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截至8月31日,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99.6%,轻度污染天气只各有1天,景洪市同比2021年减少11天,排名从全省考核末位提升到第12位,优良率99.6%,超额完成省生态环境厅下达我州的指标任务;三县市主要污染物PM2.5平均浓度均达到省下达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其中景洪市PM2.5平均浓度为18μg/m3,同比2021年下降了30.76%。我州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六个严禁、六个管控、一个加强”措施。积极协商解决大气污染防治瓶颈问题,组织专家召开会商会,发布专家会商意见5期、空气质量日报140期、周报15期、重要环境信息专报2期、提醒函和紧急通知5次。及时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全州共启动不同级别污染天气应对措施3次。制定出台了《西双版纳州2022年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西双版纳州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攻坚方案》,明确了西双版纳州大气污染防治的短期措施和长期工作任务。

三、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全州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率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7.4%,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4.89%。强化辖区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废水监管工作,加强外排废水、污水处理厂排水、医疗废物处置机构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对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的废水处置情况、余氯自行监测情况开展每日调度,对57家医疗机构污水的余氯值开展监督性监测工作,确保医疗废水得到全面、安全处置。近日,勐腊县与普洱市江城县建立了跨界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并签订了协议书。

四、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州的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全州暂未发现污染地块,无企业列入云南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今年,我州成功进入“十四五”时期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单位名单,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编制的“无废城市”实施方案已报州政府审议,同时,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开展以“全域旅游,开放新高地”为特色的“无废细胞”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涉重金属排查整治,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加强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汛期尾矿库环境安全。加强医疗废物监管,截止目前,全州未发生因医疗废物、涉疫生活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舆论。

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

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及我州的14个问题,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细化和落实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6个,其他8个问题正按时序进度推进。交办的62件群众投诉举报件,今年6月全部完成州级验收。针对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本是治污设施却沦为“污染源”典型案例,州委州政府制定了18条整改措施,投入治理资金1.12亿元。目前,基本完成4个反馈问题17条措施的整改,年底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后将全面完成典型案例的整改和验收。2021年以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4件,处罚金额3081.8万元。

六、治理能力在服务营商环境过程中不断提升

全州生态环境系统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断优化项目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今年已完成25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核发排污许可证327家,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82家。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的“助企纾困环保服务”得到企业认可,以全州42家规上企业选择的“环保体检”项目需求,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帮扶,助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今年二季度,全州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超目标99.3个百分点,荣登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红榜”,获得了州委州政府奖励金30万元。

七、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不断壮大和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2021年以来,我局新成立了澜沧江流域保护中心和环境应急中心2个事业单位,建立了全州生态环境工程中评委。安排事业单位专项编制引进6名党政储备人才,公开招录公务员8人,另率先在全州首次选调名校博士2人,一批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引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生态环境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关心下,州生态环境局党组班子得到全面充实,9月州纪委州监委驻州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正式成立并入驻,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我们将围绕西双版纳“一城两区”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满意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是提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满意答卷。制定印发《西双版纳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空气、水质、土壤,让群众享受更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橡胶生产加工行业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全国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守护好美丽中国雨林胜地,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

二是提交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满意答卷。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严格执行西双版纳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切实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持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环境应急管理,严防生态环境风险。

三是提交机关清正廉洁的满意答卷。认真执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方位践行“三个工作法”,精文减会、厉行节约。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再次感谢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对西双版纳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我们诚邀各界朋友欢聚西双版纳,齐叙深厚情谊,共谋绿色发展,同迎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陈丽

谢谢王东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德宏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重青先生作介绍。







德宏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重青: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深感荣幸能在这里参加省厅组织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德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德宏州生态环境局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就2022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向大家进行简要介绍。
一、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想和制度根基
(一)坚持思想引领,胸怀国之大者。州人民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国策意识,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二)坚持建章立制,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大气、水、土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性文件,坚决把中央、省关于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州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积极推进《德宏州芒市城中田园保护条例》立法,《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德宏州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法制体系日臻完善。
二、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
(一)坚持精准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高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和联防联动三项机制,组成16个专项工作小组,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围绕秸秆禁烧、城乡垃圾禁烧、高污染燃料禁燃、烟花爆竹禁(限)放、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城区餐饮油烟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等10个方面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宣传报道,公开报道大气污染防治整治中的正反面典型,制作大气污染防治宣传片在各类媒体投放。

2.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组织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河行动,清理河湖库渠垃圾,排查河湖“四乱”突出问题;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增加州、县水质监测断面,以大盈江、瑞丽江流域为重点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实施芒市勐板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和清塘河水库备用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开展全州入河排污口排查,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行为。
3.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州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持续递减,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芒市、瑞丽市2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营,投入使用21座垃圾中转站,107座城区公厕实现达标管理,全州城市建成区公共旱厕全面消除。积极推进城镇“一水两污”工作,全州城市污水日处理量9.34万吨、处理率为97.01%,城乡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配套建设和运行。
(二)坚持从实整改,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履职尽责、推动工作,构建“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工作格局。加快推进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各项问题整改到位。
(三)坚持动态排查,及时发现化解各类环境风险。围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敏感问题,扎实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持续开展高黎贡山云南段涉及德宏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强化医疗废物监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进一步加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定点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监督检查频次。
(四)坚持从严执法,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强化。2022年上半年,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3250人次,检查企业1120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9份,立案30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9份,办理配套办法查封案件2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件。共接到环境投诉举报248件,同比下降29.5%,受理办结率100%。
(五)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提质增效。制定印发《德宏州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工作方案》,全面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快“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中国云南德宏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试点积极推动我州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体系建设,编制《德宏州低碳“十四五”规划》,征集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项目,确保完成“十四五”碳减排目标。
(六)坚持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制定印发《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35年)》,描绘绿美德宏永续蓝图。累计建成35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34个州级生态文明村,河燕鸥抢救守护行动案例成为生态保护典范,“石梯生态发展经验”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典型案例。
通过全州各族人民、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州自然生态环境稳定改善,森林覆盖率71.84%,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林成为德宏标配,鸟语花香、生态宜居的“美丽德宏”品牌更加闪亮。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1—8月州府所在地芒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7%,全州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16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值保持在Ⅱ~Ⅲ类水平,满足水功能区要求。全州区划界定国家级、省级公益林361.4万亩和天然林381.46万亩;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9个,保护面积约199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11.87%;湿地总面积31.76万亩,湿地保护率为53.23%。国家珍稀野生保护动物1000余种,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五分之一,全州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等级十年来全部为“优”,连续稳居全省16个州市年度排名首位,“绿色生态”成为德宏的鲜明底色。
谢谢大家!


陈丽

谢谢吕重青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国青先生作介绍。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国青: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怒江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怒江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信、一次会见、一次听取汇报”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绿色作为怒江最大的发展本色、最鲜明的生态底色,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怒江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良好的生态环境底色不断擦亮,生物生态安全基础持续打牢,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怒江得到生动实践。下面,我简要从5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科学、依法、精准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打好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六大标志性战役。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怒江、澜沧江干流和独龙江水质均保持在Ⅱ类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州城市声环境质量优;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总体为优。历时十年,实施《云南省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先后投入治理资金5.5亿元,通过加大环境监管和实施7大工程,沘江水质得到明显提升,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标准,2019年沘江水质实现脱“劣”解“限”。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打造“峡谷怒江,养心天堂”品牌强有力的助推剂。
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保护好绿水青山。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遵循“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实施“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10.2万人搬离高山生态脆弱区,减轻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组建191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带动20.18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11月,贡山县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10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怒江州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怒江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坚决保护好绿水青山,从深度贫困的典型转变为脱贫实践和生态文明创建的典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已然成为怒江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全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怒江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始终牢记“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的思想,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2016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6个问题、2017年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59个问题、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的10个问题和2019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的2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1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个,正有序推进13个,32件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已全部办结。
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决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怒江州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六个一行动”和怒江州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开展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行动,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建设最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自然保护地内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累计核查并销号点位任务1142个,拆除违建面积共计3270平方米。持续推进怒江、澜沧江“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怒江花谷”、“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全地域全方位实施绿化、美化、净化环境行动,着力打造“四季有花、常年伴绿、景随路移、独具特色”的怒江花谷生态建设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不断增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不断凝聚,生物多样性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日益彰显。
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累计完成74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多规合一”体制机制,构建形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全面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目标要求。制定出台《怒江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累计建成5个空气自动站、1个辐射空气环境自动站和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持续提升,环境质量信息定期公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扛牢扛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历程中,持续巩固拓展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守护好怒江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态环境,全力建设“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陈丽

谢谢李国青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嘉红先生作介绍。






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嘉红: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临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以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风清气爽,提升群众获得感。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底线。持续开展建筑施工、道路施工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着力提升城镇空气环境质量,针对部分时段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及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执法行动。今年1至7月,中心城市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1%,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29微克/立方米,完成水泥、造纸重点行业碳核查和水泥行业《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报备。
水清岸绿,提升群众幸福感。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保好水、治差水”,系统推进工业、生活、农业水污染防治,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补齐城乡截污治污短板,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开展劣V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保障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全面实施2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5个“千吨万人”和75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市在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100%;11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土壤洁净,提升群众安全感。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4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通过省级验收,结果为优秀;适时更新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和加强日常监管,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完成涉镉等重点行业企业、尾矿库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任务;持续加强疑似污染地块、住宅、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地块、优先管控地块环境管理;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8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把绿美临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增花、增果、增绿、增水、增光、增特色风貌,实现因绿而美、因特而美、因多样性而美。凤庆、沧源、双江、镇康被命名为“美丽县城”。在全省率先启动边境小康村建设,围绕构建“道路、村庄、组织”三套系统,实施“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兴边富民”五大工程。全市累计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4个、省级森林乡村79个、云南省美丽村庄340个、鲜花盛开村庄420个,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75%(年度目标53%),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含管控)达到42.15%。
二、以环境监测为手段,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全市共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2个,省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7个,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5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个,为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质量提升、辐射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罗闸河水质监测站入选全国首批“最美水站”;临翔、云县、沧源、双江4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项目稳步推进;93家重点管理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开监测信息。通过常态化监管、信息公开及问题排查,助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18年至2020年,临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结果均为“优”。
三、以执法监督为抓手,压实生态环境监管职责
问题整改“重点突出”。瞄准靶向,精准发力,全力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13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整改完成2项,剩余11项正按照序时进度推进;37件群众投诉举报件已整改完成36件,剩余1件按照序时进度推进。
生态环境“全员执法”。通过推行“局队合一”“全员执法”,2021年全市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12件,罚款金额1318万元;2022年至今全市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18件,罚款金额961万元。2021年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信访投诉案件440件;2022至今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信访投诉案件213件。
监测执法“明确主责”。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整合全市骨干力量,多次就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各项专项检查。对各县(区)开展“两污”、城市黑臭水体及入河排污口、大气污染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执法。
环保铁军“标杆常树”。加强执法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推进解决体制改革遗留问题取得成效。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严格执法,尽职尽责,从会查、敢查、查准、真改四个方面切实提高执法效能,打造环保铁军。明晰问题及责任主体,提出整改目标及任务,“建档立卡”式管理,对整改不力的责任主体作出督办,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四、以生态环境宣教为牵引,营造公众参与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中国环境报、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深入开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采访活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宣传“五进”活动。由省、市、县(区)、乡(镇)、村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宣传小分队,深入企业、乡村采取流动宣传。向公众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及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讲好云南生态环保故事”。选拔推荐优秀讲述人和优秀故事案例参加全省决赛。优秀讲述人获三等奖;优秀故事案例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科技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围绕宣传主题、加强部门联动、线上线下融合。强化生态环境新闻发布。积极配合做好“临沧这十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专题发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生态多样性保护情况。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发布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回应新闻媒体关注问题。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临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坚决筑牢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临沧贡献,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陈丽

谢谢王嘉红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



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记者:




去年,亚洲象“北上南归”引起全球关注。今后,我国亚洲象主要栖息地之一的西双版纳,将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量?


王东:


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全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我们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力。
第一个方面——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抓实《西双版纳州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攻坚方案(2022-2025年)》各项任务,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扬尘污染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开展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示范研究、“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空气质量达标和二氧化碳达峰“双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补齐精准治污的短板。深入打好地表水环境质量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保持和稳定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各项工作。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加强疫情常态化的医疗废水、废弃物规范处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巩固和提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州成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事业发展。
第二个方面——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紧紧围绕“加强热带雨林保护、保护亚洲象、促进人象和谐”3大目标,举全州之力积极配合国家、省开展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推动亚洲象种群和栖息地系统建设,科学实施亚洲象跨区域保护和栖息地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重点野生动物动态监测,完善野生动物救护体系,确保野外种群稳中有升。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提升珍稀濒危动物救护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植物资源保护。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小区,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破坏生态环境和非法交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行为。依托资源优势,以打造“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为契机,加强古茶树(园)资源保护,修复古茶树(园)生态环境,实现古茶树(园)资源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推进生物多样性胶园建设、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按照“三超退改,林下还草木,沟谷还雨林湿地”原则,对全州人工橡胶园进行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以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与茶叶品质质量为着力点,按照“周边围林、中间打伞”的总体设计,打造自然、绿色、健康、环保的茶林共生产业,引导茶产业走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消除种茶毁林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十四五”期间全州计划完成52万亩生物多样性胶园建设和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巩固提升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以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为基础,继续深化多方面合作,促进联合保护区域内物种交流与繁衍,筑牢中老边境生态安全屏障。“十四五”期间,力争将全州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总面积扩大到350万亩。
第三个方面——着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稳步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确保达到云南省下达目标要求,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力争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达到云南省考核要求。地表水国考断面要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要达到省级考核要求。持续巩固生态系统稳定性。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要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种数保护率均要达到95%。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实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标准化、网格化、智能化,环境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生态价值观念新提升。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获得感得到更进一步的增强。



云南民族时报记者:




2020年10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怒江州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怒江州将如何保持这项荣誉称号?


李国青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是怒江“十三五”时期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为保持荣誉称号,2021年1月起,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组织开展了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工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符合怒江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是对标抓实巩固成果各项工作。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指标,对照指标体系复核自查,聚焦短板弱项查缺补漏,强化工作调度和跟踪问效,综合评估年度完成情况,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进一步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推动如期复核验收。
三是扛牢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集中力量攻克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使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植入社会、植入家庭、深入人心。



春城晚报记者:




请问德宏在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处置环境监管方面的主要做法?


吕重青


(一)及时研判响应,提升应急能力。制定协同处置医废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演练。
(二)勇于担当作为,启动应急预案。疫情爆发以来,生态环境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指挥体系中,履行好医废处置监管职责。提请指挥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医废收集、暂存、转运、处置以及人员车辆管理主体责任,实施严格精准监管。2020年应急处置启动后,新建1座医废收集中转站、新购置医废收运车14辆、新建医废暂存间169间,协调省外调入医废转运车10辆、移动式医废处置车2辆,参与应急处置。  
(三)严格防控要求,降低传播风险。为防止不同风险等级的转运车辆相互交叉,增加二次传播风险,严格细化车辆运输线路,对医废转运车辆实行A、B、C分类管理。
(四)人员闭环管理,做好日常消杀。制定医废处置人员闭环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所有参与医废处置的人员实行闭环管理,严防职业暴露造成交叉感染,加强对医废收集区域、医废暂存场所、医废处置厂区、医废转运车辆日常消毒消杀,每天对医废处置人员和运输车辆、处置场所开展核酸检测。
2020年1月以来,全州无一例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疫情传播情况。这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部门不仅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场上是铁军队伍,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同样是一支铁军队伍。




云南网记者:




请问临沧生态环境局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服务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王嘉红


一是在立足本职,依法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辖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设施现状,精准提出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意见,确定应急处置方案。
二是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企业指导,培训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和医废处置污染防治知识,确保医疗废物及时安全规范集中处置。
三是强化应急处置,坚持“依法依规、安全规范”的原则,满足就地就近、无害化处理要求,医疗废物和涉疫废物处置稳妥有序,各类医疗废物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置。



新浪微博记者:




我们了解到,2021年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州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怒江州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的目标定位,怒江州是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



李国青


怒江州境内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达40万公顷,生态红线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61.81%,四个县(市)均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怒江州生物种类丰富,有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素有“动植物王国的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称。
“十三五”期间,怒江州制定印发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怒江州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任务。通过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制度,强化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推进自然保护地监管、滇金丝猴保护、野生动植物专项调查,勘界立标和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活动等方式,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效能显著提升。  
“十四五”时期,怒江州制定印发了《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和《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把怒江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定位,确定了“到2025年,怒江州将初步建成以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调整和整合优化,初步建成最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的目标,坚持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率为重点,以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引领,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各类保护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重点工作,坚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云岭先锋记者:




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更为关心的是每天能否呼吸到清洁空气的问题,今年以来,德宏州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做得怎么样?


吕重青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努力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空气质量不断巩固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我们主要采取了6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德宏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
二是高位谋划推进。组织召开全州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全面排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出台《德宏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18个专项工作组,制定印发了16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方位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建立起预报预警、应急响应、联动联防三项管用机制,在州府芒市试点推广微型空气监测点27个,建成全州秸秆焚烧视频监控系统65套,各相邻县市间做到信息互通和措施联动,共同推进区域联防。
四是狠抓专项整治。重点围绕秸秆禁烧、城乡垃圾禁烧、高污染燃料禁燃、烟花爆竹禁(限)放、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城区餐饮油烟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截至2022年7月,共开展秸秆禁烧巡查3997次,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查处一起;对辖区餐饮服务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情况开展摸排检查,完成3286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大力推进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建筑扬尘治理,严厉查处建筑运输、施工违规车辆30919辆。
五是强化氛围营造。广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整治中的正反面典型,制作大气污染防治宣传片在各类媒体投放,充分运用“农村小喇叭”等平台在乡镇、村寨高频次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增强群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六是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公众监督、举报奖励及处理反馈机制,根据举报线索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30起,及时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问题。
通过以上强有力措施,全州污染天气大幅减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2年1—8月,全州各县市共发生污染天气8天,与2021年同期相比减少65天,芒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7%,其他4个县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中国环境报记者:




近期,西双版纳州开展了“助企纾困环保服务”工作,可以向我们介绍下具体是怎么做的吗?


王东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落实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六个到一线”工作法,结合《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开展“五比五看五争当”活动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实施方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服务好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整合共赢,我局制定印发了“助企纾困环保服务”工作方案。
服务对象主要为全州辖区内的排污企业,第一批服务对象为规模以上排污企业,第二批服务对象为规模以下的其他排污企业。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排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存在的问题;二是依据企业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帮助企业排查环境风险、治理设施安全隐患、应急物资贮备存在的问题;三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排查可能产生环境违法行为的环节,降低违法风险和违法成本;四是收集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工作步骤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月底完成收集企业选定的服务事项,对规上企业进行生态环境“体检”,开展业务培训等;第二个阶段是9月底完成到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总结并提出下一批服务计划。
截至目前,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部门共出动帮助企业纾困服务队员188人(次),深入调研帮扶25家企业,帮助企业查找出环境管理问题225个,提出技术帮扶措施意见建议238个,纾困活动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赞誉。下一步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推进“助企纾困环保服务”活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扩大和调整服务企业范围,持续夯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践行好全州生态文明建设。



云南法制报记者:




请问临沧市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过程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嘉红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在工作经费预算、人员编制调整、重点工作推进、部门执法联动、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教育动员,掀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潮,提振干部队伍信心决心。
二是强化监督执法。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着力点,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效能。推行生态环境系统“全执法”,建档、督办“两手抓”,执法能力“提质效”,执法作风“树标杆”,积极推进“三合一”。整合市级、各县(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办公室、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市县两级“三办”。
三是补齐监测短板。加强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设施设备配置配备,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陈丽:

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详尽的介绍和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艰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绿美云南作贡献!希望记者朋友们充分利用各自的平台,加大对云南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知晓度,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报道。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供稿: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

编辑 | 王艳梅

审核 | 马冉奚

▼往期精彩回顾▼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第31次厅党组(扩大)会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第6次厅长办公会议暨项目工作专题会议
喜报!全国总决赛,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杨慧晶获一等奖!求分享求收藏求点击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